【综合】一个富士康财务人员的经历

几年前,身为应届毕业生的我,从一所本科大学毕业以后,带着对就业的恐惧心理,随着大潮流,流到了那个所谓“黄金之地”的深圳,开始了我的找工作的生涯。由于没有工作经验,网上的简历也投了,人才市场也跑了。那时的我,瘦瘦的黝黑黝黑的,找工作找的。最后在人才市场遇到了富士康的招工人员。接过我简历的,是一个20多岁的女孩,正在财务部工作,她穿着红色的工服,卷曲的头发,夏天里热得满脸泛着油光,目光中带着关爱但是表情却一直很严肃。后来,她成为了我的同事。
我的简历递过之后,被安排到厂里面去考试。先是笔试,一些人登记之后,坐在人力资源部门的摆放好的一台台电脑前面做测试,一份试题是英文测试,难度就是大学四级的水平,另外一份试题相当于公务员的行政测验。满分都是100分的。两份试题我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然后被通知到财务部门去面试。面试我的是两个20多岁的年轻人,一男一女。他们的第一个问题是:“你知道我们公司是做什么的吗?”因为来之前我浏览过他们公司的网站,我按照网站上的介绍回答了。后来又问了几个问题,我已经忘记了。面试完之后,他们带着不满的申请离开了面试室。后来我追问我没有成功的原因,那位女生告诉我,我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公司网站上的原话,如果我不相信她可以上网找出来给我看。我当时心里想:我能够背出你们公司网站上的原话已经不错了,至于你们做什么的,和我做财务有什么很直接的关系么?有必要这么严苛么?我只是来应聘财务部门的一个最初级的职位,又不是来应聘销售经理的。当天我走出了那个工厂,但是我心有不甘,因为我知道那两个面试的人员自己也只不过是财务部门的普通员工,凭什么决定我的面试的成败?所以我决定再试一次。
因为是招聘流程是程序化的,流程还是那个流程,只不过招聘的人员第二次换了一拨儿,我又把我的简历投了去,还是被通知考试,然后面试。这次遇到的面试人员,不再是上次那两个人了,换了一个看上去挺厚道的黑黝黝的男生(就像北方农村里面憨厚的那种类型),他的脸上不时浮着微笑,给人轻松的感觉,他也没问我很多,我接受了上次的教训,回答问题大声果断了些。面试过程中他说得比较多,可能是他知道我对这个岗位的了解不多,介绍式地,他好像用了不少的时间给我讲了这个岗位是做什么的,还打了个很生动的比喻,我比较感动。最后他让我用英文当场做一段自我简介什么的,我说了大概那么100~200个英文单词的小短文,最后就通过了。接着他的上司进来了,一个穿着工衣的人(比较朴素,但是神情是不苟言笑的),他翻看了我的考试试卷,然后随便聊了几句和工作无关的,就通知我可以上班了。上班的第一天,我进去看后,知道那只是个财务部门里面的一个TEAM,大概有20人吧。办公室真的很简单,就是大楼里面直接放了办公桌,没有墙上、天花板上没有任何装饰,地面也好像是水泥地(如果我没记错的话),财务的TEAM之间没有任何隔板啊之类的,一眼望去,整整一层楼的员工都可以尽收眼底。只有在一个角落里,割出了一间房子,是“财务长’之类的什么人,挺神秘的,反正我在里面工作的时候,从来没见过那个神秘的男人。文件出了问题必须找房间里面的这位领导修正的时候,也是我的“师傅”进去,好像他才有这个资格,对于我来说,虽然神秘,但是无所谓啦,我一向都这样“漠视皇权”(开一下玩笑,呵呵)。然后呢,靠墙的一排,就是普通的内陆私人公司都可以见到的那种蓝色隔板的位子啦,里面做的是财务部门每个小TEAM的经理哦:)像我们普通的财务操作人员是没有隔板的,每个人一张白色的办公桌子,我左侧右侧都有其它人员的办公桌和我的办公桌紧紧挨在一起,我的对面也是一排和我们的桌子紧挨的办公桌,对面那个女同事的电脑就和我的电脑背对背地摆放着。我那个时候还真是挺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(电脑后面的辐射好大的哦)。
第一天上班,TEAM给我安排了个“师傅”,每个新进入的人都会有一个“师傅”带着的,好让你快点熟悉工作。他领着我,一个个地和老员工打招呼,打招呼的过程中,我已经大概地知道了哪些人是热情的,哪些人是冷漠的。我这位“师傅”是个男的,自身的清洁工作做得不够好,他又爱穿白色的T-SHIRT,是工衣,白白的衣服的下端一大片黄黄的一直延伸到后背,应该是出汗而又没清洗的结果吧,不知道怎么弄得那么脏,如果换成了我,宁可穿冬天的衣服出来也不会把这么糗的衣服穿出来。后来我发现他带我也带得很懒。他带着我开始了在富士康工作的悲剧之旅。
工作的头几天
工作的第一天,我被安排在一个刚走的员工的位置上,据说他和经理吵了一架才走的,气呼呼地啥社保啊什么的都没办理就走了。和我差不多时间进来的还有另外几个人,清一色的女孩子,大部分是没有工作经验的。第一天的我没有什么事情做,师傅(鉴于我后来又更换了师傅,我就给这个人取名叫“邋遢师傅”吧)后来抱给了我一大堆材料,叫我看看,然后试着审核上面的数据是否正确。我看完了以后没啥事情,也没有任何人再分派任务给我,大家都好像很忙的样子(但是其实有人是在空闲的时间关注股票信息的),没人搭理我。邋遢师傅,我有事问他,他才回答,一般很少教我东西。有一次我去他那边,看见他正在偷偷摸摸看“初级会计”的书,我当时心里一愣,我还以为他多么伟大,原来还需要考这个证书。后来我也自己带了注会的书来看了,到了下班的时候,大家都走了,我还留在那里看,听到不远处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说:"瞧瞧他,跟没事一样,事情都做不完,还有闲情看书!”,另外一个女同事看上去很闷郁的感觉,脸上的毛孔很粗大,穿拖鞋一样鞋子上班,她听后没有回应,只是用一种轻蔑的眼神看着我。那个说话的女人,正是第一次面试我的那个人。我鼓起勇气向她请教接下去如何工作,她随意说了几句。看见我屁股靠着桌子,像要做到桌子上去的感觉,她努嘴皱眉,一副很讨厌我的样子,嘴里还发出一阵“啧啧啧...”的轻鄙的声音,我感觉到自尊心受挫,没过多久就离开了,结束了第一天的旅程。
起初我的工作就是审核一大堆的材料,这些材料是在其他楼栋工作的非财务部人员传递过来的。我接手了两个人的审核工作,他们手上一有材料就会给我审核,于是我已经没有了第一天的轻松劲,甚至看到那些材料,感觉工作没个头。我的身后有一排白色的办公柜子,大约到胸部的高度,别人给我的材料就堆放在那上面,那些A4纸张打印出来的材料,堆起来常常有1米的高度,但是通常的摆放做法是用皮筋捆成一捆一捆的摆放。从前我在国内小私企实习全盘账目的时候,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大量的、粗放式的捆绑方式:一堆一堆的材料就用粗粗细细的皮筋那么捆起来,每一捆没有封面也没有封底。而这一捆捆的材料里面又分很多份不同的材料,每一份都用回形针或者长尾夹夹住,长尾夹用多了,曾被师傅训过“哪里有这么多的夹子让你用啊?!”后来,为此我还专门去咨询了另外一位应届毕业生,她是怎么做到的不向别人要夹子的节省方法。在工作中我尽量用橡皮筋,虽然有时候材料薄得会被橡皮筋捆得卷起来,也就那么强硬地捆着,心里挺别扭的。我就是这样不断审核,不断有人送新的材料过来。(其实,到后来才知道,这分审核的工作只是我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任务而已,在里面,感觉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情,而且比在私营企业做全盘会计难很多,因为数据多怕出错,材料多怕丢掉,人际关系又微妙,这些都是压力。如果可以重来,我宁愿回那个小私企。)
材料上的每个数据都关乎到钱,所以要认真审核,还要核对前面处理过的人是否有签名。检查到错处可以上报,然后有MONEY奖赏,金额肯定是很少的,我没过问是多少,据说会打到工资卡,不过我上报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报过了,也没有去查那次有没有到账。因为工作和人际两方面已经让人喘气不过来了,哪里有时间去关注那点可怜的奖赏。唯一的那一次,我查出了几个错处,上报了,然后听到同事在议论,一位应届刚进来的说“你能查到这些,是运气,运气好.”,我的邋遢师傅则在一边站着,一边皮笑肉不笑地看着我,跟另外一个人解释说“新官上任总要烧几把火嘛。”我无语了,这也能成为别人的嚼头啊,我以后真要处处小心,事事低调。我的压抑和对同事的畏惧,随着时间的推移,每天在类似这样的小事件中逐日累积…
周末偶遇华为女
大概是站在宿舍的那栋楼,大概。眼睛掠过小小的操场,可以看到一栋高高的新亮的大楼,到了晚上快半夜的时候,那楼里层层的灯光还在照着,就像富士康夜晚的路灯楼灯一样,光耀目得放佛要把每一个用来休眠的夜晚都变成白天。那就是传说中的华为的大楼。
这里的同事,常常听到他们把富士康和华为做对比。而华为在他们眼里又优于富士康,富士康被某些人看成是跳往华为的跳板,华为是更高的目标。有些人也的确如此做了,但是后来的结果是在华为做的朋友似乎也没有做很久又离开了。
那个周末,我去步行街散心,晚上回去的时候已经过了末班车的时间,我心里就打定了注意只有打的回去了。我旁边站着一个短发的女生,他很焦急地等我正等的那辆车。他上前问我如何回去,知道我打算打的,他很惊讶于我一个月赚多少,说他“可舍不得了!”这句话在我心里一直记得,也提醒我“俭中更有俭中手”(俭=节俭),我今后要好好学习这种精神。看他的样子,和我差不多的年纪,他建议我走几千米到另外一个站台等车,那里有辆车可以回去。感觉他很可爱,于是我同意和他一起到了那个站台,发现那班车的末班时间也已经过了。但是他很执着,说11点多有时候还能碰上,于是我陪着他一起等啊等,到了11点半,终于等到一辆,真像个奇迹,从此我知道了公车并不是完全按照时间表上的准时。公车上的晚归人还真不少,我们只有站着的份。相互了解之后,知道了他是在华为财务部工作的,研究生财务管理专业出身,一个普通员工。因为过几天他就要被外派到赞比亚(好像是)工作,所以今天他来步行街买几套衣服。我问他华为的工作强度如何,他说“经常要做分析,做图表什么的,做到晚上11点多是正常的事情.”…我心里默默对他产生了一丝敬意。
读书的时候,经常看到工作中的人被外派到什么欧美国家,然后写一篇相关的文章登到书刊上,羡慕死人了,感觉“外派”两个字很带劲,很有含金量。到了富士康后了解到所谓的“外派”,也有被派到小鸟儿不拉屎的地方去的。现在已经对这两个字无什兴趣了,感觉在家最好。
学习日记
新来的员工每天要用EXCEL写“学习日记”,据说至少要写2周。之前我在电脑上写自己的日记,都是用WORD,第一次听过还有用EXCEL的方式来写日记的,感觉怪怪的。我向一位比我早来几周的女同事要来她日记,作为写作的参考。她写得很认真。邋遢师傅说要把一天的学习内容、学习心得都写上去,第二天一大早发给邋遢师傅,邋遢师傅审核完后,后转发给经理批阅。第一次我写后,并且里面写了自己不懂的地方,第二天一大早来上班就发邮件给经理,到了下午的样子,他在我的EXCEL里面用红色的字迹做了点评。第2、3天我也是按照这样做的。再后来,有一次我忘了写日记给邋遢师傅,到了第二天早上想到的时候,已经过了要发日记的时间,我很焦急地去找师傅,师傅朝经理那位置看了看,小声说“嘿,经理没问你要你就别再写了,这个,他未必每天都看的。”后来我就听了师傅的话,没有再写了。其实也跟我自身有关系,我一向不喜欢写那种总结性的东西。
到很后来,我意识到当初没有每天按时写日志是多么错误的一件事情,经理不说,不代表他忘了,而且我也自动断了和经理少有的沟通桥梁。和另一位刚进来的女同事聊天过程中,他说他的师傅人很好,大家都说他很幸运,得到了一位好师傅,事无巨细都教导得好。相比之下,我的师傅呢?...人犯了错,不错,首先要反省自己,但是跟了一个错误的引路人,也是一件很危险的事。所谓的工作中的“师傅”并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物,关键在于自己的学习,有一天你就会超过他。而且我要提醒刚进入工作中的新人,不要唯师傅的话是从,要有自己的分辨力,要有自信自立的精神,有疑问有困难可以直接和经理沟通,不要害怕,不就是一份工作么。如果觉得师傅不合适,可以大胆要求更换人员教你。
遇到脾气暴躁的男主管
今日中午在公司,看MSN网站主页,看到“第12跳”,震惊,尤其是看到郭台铭在这种情况下仍旧推卸责任的发言,更加令人气愤!
接着写。
前面描写到每天要审单。这基本上被我安排在下午做,因为上午要做X工作,比较紧张(我一个在联想的朋友说,他们公司的这个工作是另外立一个TEAM来做的,而在FOXCONN,我们这个TEAM同时做X和Y工作)。审完单子后,要用彩色的笔在相应的数据处打勾勾,以表示你看过这个数据,核对无误了。打完很多个勾之后,要盖员工的小章子,上面刻有我们的姓名。我比较粗心,打完勾勾后,一堆材料里面,会有那么几份材料忘记盖自己的小章子。起初我的单子全部交给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孩复审,他看到我没有盖章的单子,会提醒我,并且把我没有盖章的交还给我补盖。没过多少天,他就要调走了,于是我的单子全部转交给TEAM的主管审核。那个主管,男,是一个大陆某大学的毕业生(不是台湾人,在富士康,我见过的大陆人,有些感觉走火入魔了一样,好好的内陆人,变得性情暴躁,充满妒忌、心胸狭窄、刻薄。。。总之人的丑恶的品性,在这里就会展露出来,可能是不得不展露出来,又或者是那里的文化教他们展露出来,用来对付他人),一脸很老练的样子,有点儿浮肿的胖,有个啤酒肚。很久之后,我才从其他同事那里知道他是毕业的时候直接招进来的,在这里工作几年了,28岁。但是我看他的样子,感觉已经有40岁的面相了,原来不止我有这种感觉,其他同事也如此,听说他们曾经因此打趣过他。
每次交过去的材料,大部分有20厘米的高度,甚至超过,其中要盖几十个章子,我的那个遗漏盖章的毛病还是没能彻底改了。交给主管的单子,终于被他发现了有遗漏未盖章的,第一次他把我叫过去,把几份没盖章的文件往桌上一放,严肃着脸让我补盖。以后的2、3次,被他发现了,他不耐烦了,直接给我脸色看,说“你要是再这样。。。!!!”听完教训后我离开了他的位子。怨恨之类的感觉一点儿也没有,那没用,因为这里的人个个看上去都不是那么好惹得。我的心里有的只是害怕。
我平时不善言谈,工作后直接回宿舍的,很少和同事相聚,一般工作之余的时间都花在家人和男朋友身上。可能也是因为我的性格问题,受到别的同事的帮助也很少,在食堂吃饭的时候,那些比我早来几个月或者早来1~2年的女孩子,都是在一起吃饭的,看见我这个新来的人,不理睬,经过他们的时候,看见我了,当作没看见一个样子,吃完就从我身边经过,走了。我曾经试图坐在他们一起吃饭,可是他们不搭理。后来我就和同我差不多时间进来的女孩子一起吃饭,或者自己一个人吃。
接着说那个主管。之后,除了盖章的事情,还有其他要麻烦到他的地方,比如系统里面的单子暂时不付款了,需要他的权限去删除的,我就要找他,或者其他的一些资料信息变更,总之,这些变更,都和工作中的我犯的差错有关,如果一切按照程序,就不需要动用要他的权限。但是我觉得工作当中,哪儿有什么错误不会犯的呢,就算在超市里面,我买东西,也经常看到收银员叫某个人给他们开权限修改电脑里的信息。在听到他暴躁的声音之前,我大概动用了他的权限3次。
大约是第3次因为漏盖章子的事情,他要找我了。平时他就冷眼看我,现在他已经不愿意搭理我了。我和他在办公室的距离,相差不到5米,他不叫我,也不打我桌上的分机过去听教训,而是给坐在我旁边的一个老员工打电话,让那个老员工再传话给我,叫我过去他位子上听教训。
这种心理上的隔阂已经让人感觉寒冷。我心里顿时很害怕。小时候和兄弟闹矛盾,爸爸大巴掌伸过来打我们屁股的时候,我都没有这么怕过,那种害怕的感觉是什么呢,是第一次有生以来感觉到的,就是感觉在旧社会,你的命运可以任人拿捏的恐惧,他让你今天死,你就活不到明天的那种害怕,而且你没有勇气去抗拒,因为要拿工资要生活,离开了对于一个应届生来说就有就业压力,而家里人又在盼着你读书出来赚钱,把工资全部寄给家里。
就这样,我背着心里的这头“大象”,步伐沉重,走了过去。。。